为什么要在清明节上坟
清明节是我传统节日,也是我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。人们来到祖坟前,向已逝的亲人祭奠,祈求祖先庇佑后人平安吉祥。
清明上坟要带哪些花
清明上坟,一般会带上花祭祀亲人,表示悼念之情。那么应该带些什么花呢?相传墓前不能插白色的花,因为白色是祭祀中的“忌色”,黑、紫、蓝、红则是祭祀的吉祥色彩。江南一带的人习惯在清明上坟时带上黄色菊花,寓意着“吉祥、繁荣、长寿”,在墓地上悬挂、稻谷等也寓意着幸福、吉祥、兴旺。
为什么不能插白花
据传古时候有个人名叫“李阳冰”,他的父亲后,他带着徒弟去山上挑些白花(相传是茱萸花),但是当他到了山顶时,突然从山洞里面传来了一阵阵的哭声。他以为是有人失足掉进了山洞,于是他让徒弟在山下等着自己,自己探入山洞寻找。他找了很久,发现山洞里面有好几个人在哭泣,他问这些人为什么哭泣,得到了一个答案:“茱萸、白花都是医药材料,不能用来祭祖。茱萸是祭祀的,白花是祭祖的。你若再拿去祭祀白花在将来会遭灾祸。” 李阳冰听了之后觉得害怕,拨开阴霾迅速离开了山洞。自此之后,在传统习俗中,俗称清明植松,寄寓春生秋、生生不息之意。近代清明,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新兴的形式日渐多样,尤以植树或植花保存祖先名字的风俗盛行,有益于保护环境,减少砍伐。
清明上坟祭祀祖先,体现了中华文化传承。准备携带什么花物,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民俗传统。古代的我们可能不需要太在意这一点,可是随着社會变化,今日之人或多或少的对祖先缴拜的是一种心理寄托,故要尽力维护好祖先规矩,以此来保佑祖先慈悲宽厚,家庭幸福安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