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风水资讯 > 八字命理 > 修炼的成效取决于入静的程度深浅!

修炼的成效取决于入静的程度深浅!

作者:admin
日期:2025-08-26 21:36:01
阅读:

修炼的成效取决于入静的程度深浅!

入静是修炼的重要内容。入静是修炼者取得修行成效的关键所在,修炼的成效如何,取决于入静的程度深浅。功夫的高低几乎可以用修炼者入静的深度来衡量。精神上的入静层次深浅,关系到功夫进展快慢和功力的高低。(借助一点外道的词汇来描述得清楚些)

入静又称虚静。人静是修炼过程中逐渐达到一种思想宁静,意念集中,轻松舒适,头脑有序化的境界。入静状态即不同于正常清醒状态,亦不同于睡眠状态,更不是万念俱息,寂然无物,因为它还保持着清醒的意念活动。由于每一个修行者的因缘不同,习性和修法也不尽一样,所以入静的程度有高低和快慢之分。

入静的状态还与个人的修养,神经类型、年龄、性别、文化等有关。一般说,修养好的,不易因外界因素的而情绪波动的人,易于入静;神经类型属于型的,易于入静;而兴奋型的则难以入静;德性高的人,易于入静;德性差的人,难以入静。

入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,但原理是一致的。的入静方法都是求得心念宁静,使思想专一,止住在一点上。要真正达到入静的要求,下一番苦功夫,而且要循序渐进,不能操之过急,也决没有捷径可走。随着修炼程度的不断加深,入静程度也就逐步显现出不同层次来。入静大体上可经过三个步骤,达到三个层次。

第YI步:一念代万念,达到初步入静阶段

初学初定者最难做到的是调心入静,越想入静越是百念俱起,“心猿意马”不知所措,闭上眼睛一切景物还历历在目。通常入定者多选用替代法,即一念代万念的方法人静。

如观想法,如观想本尊,观想蓝天白云、山川大海、森林花草等;意守法,把意念引向百会、膻中、会阴、涌泉等容窍;数息法,如默念自己的呼吸或听自己呼吸的声音等;读数法,如从一到十,反复重复数数等;还有念诀法,诵道经等等……。通过上述方法,使初定者的杂念相对减少,随着意念的导引进行修炼,初定中感到身体舒适,情绪安定,常出现轻微的气感,如轻、重、热、凉、麻、痒、动等感觉。

对于初修者或层次较低的人来讲,用一念代万念的过渡修炼方法,仅能使纷乱 的杂念得到收敛,拴住“心猿意马”。但进入初级入静阶段后,切不可着相、执著,否则会妨碍入静的深入发展和功力的增强,也难以达到较高层次的入静阶段。

第贰步:遗其欲,澄其心。达到中级入静阶段

入门易,入化难,要进入静境,絕非易事。修炼者经过初级入静阶段,只是一种暂时的替代法,而不能,仍存未纯之心,这就是多妄想、多游思。妄想生贪欲,游思多不觉。法在于止观,收心入内,修心自虑,以心制心,以心悟心,断尽烦恼,安定心神,打掉分别心,直至进入佳境。这时一念放下,万般自在,修到无我方是法,行到无心方入道。

修炼入静,是个慢功夫,长功夫。往往一念刚息,杂念又生,但是“不怕念起,就怕觉迟”,要“念起即觉,觉之即无”。要获得心灵的解脱,就要做到见景不生情,见物不动心,也就是说心不要被景物所牵,解脱就是你找到的生命。所以,在修炼中,要采取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眼不斜视,耳不旁听,入耳即流的态度。《清静经》上讲:“遗欲自静,澄心而自清。”灭欲自然清静,神凝气聚,真气足而神自灵,凝神聚气,全在清静。无所求无所欲,妄想也就无能为力了。气不清而神不安,神不安而无成矣。宁心无一事,少思必定神安,功夫就在不知不觉无私无欲之中,渐臻。

遗欲澄心,这既是入静的好方法,也是功力的一个飞跃。修炼到这个层次,修炼者就会一念圆融是太空,立定清心解玄要;心身飘浮,一灵独存,真气勃发;会不断出现景象,即由热到光,由光到象,美景现前,万物在动,超出自然力;返观内照,内景外现,可见众象。如闪电、流垦、长虹、旭日、钩日或五彩缤纷的光亮,嗅到奇异的香味,甚至看到神像。出现身外有身,或听到有人在讲话等等。

实际上,是人身阳气显发,既是心外之物,当属无常之列。对此,要做到心中有数,这些景象,都是初定状态下,人之自性所为、习性的反映。修炼者,对一切景物要不惊不奇、不追求、不贪恋,以防入魔。一切特异现象都是物质、能量、信息相互转化和作用,切不可神秘化、更不能宣扬封建迷信,才能达到真正的身心的解脱,得到解脱的真谛。

第三步:修德行贯全程,达到入静状态

入静到阶段,修炼者是陶冶情操。涵养道德和引发效应。修德是修行的根本原则,修炼的成败,从根本讲,就是看道德修养如何。有志求学菩提道者,不但应修身,更应修德。

古人(道教的)曰:“三千内功易成,八百外行难圆。三千内功,修身也,八百外行,修德也。”修炼者只修炼不养德,像一边蓄水一边开闸,只养不炼则切断活水源头,无以济事。功从德上来,德为功,作为内心修养的德,从它的含义上讲,德就是得。养德则功进,无德则功损。道德是灵魂的力量,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。简而言之,修德不修炼,到老一场空,修炼不修德,心定要着魔。道门名联不是有“道高龙虎伏,德重鬼神钦”吗?

养德的关键在行德上,只有想法还不行,要有恒心去行德。《礼记》中有:“大道之行天下为公”。因此修炼要和日常生活,工作以及整个生命活动结合起来,每时每刻都要想到并且做到为他人、为社會、为地区乃至全做好事;至少做好事,一辈子做好事,不做坏事。

修德还要遵纪守法,助人为乐,淡化名利,讲究社會公德。只要有一颗无私的爱心,也就“人若慈悲何须让,心本平和不用忍”了。

行道在悟性,行德在善命。德增功进,步入高层次境界时,生命灵通与交换信息的灵敏度增强,智慧广大,使人“小”与大的运转同步,获得间的信息,包括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。

善德的本质是调整人的思维回归本来面目,由此纯净身心,唤醒道像,消除习性。德高者能将真我转化为透明的精妙明体,与神像相应,与大道相应,开显神智,发出离心、慈悲心而渐成修道心,超越轮回。

修炼的成效取决于入静的程度深浅!

江北风水先生排名
江北风水先生排名

相关推荐

  • 内丹功修炼:为什么说“一念代万念”?

    内丹功修炼:为什么说“一念代万念”?

    内丹功修炼:为什么说“一念代万念”? 念,指意念。练气功时意念有正念与杂念之分。正念是诱导、保持与深化入静状态的意念;杂念是影响练功入静的杂乱念头。所谓“一念代万念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最上乘修炼秘法,不事养生而养生之道尽在其中

    最上乘修炼秘法,不事养生而养生之道尽在其中

    最上乘修炼秘法,不事养生而养生之道尽在其中 养生之要,以能断缘简事、清闲自在为上,吏载晋张荐隐居顺志,家有苦竹数十顷,张于竹中为屋,常居其中。王右军造之,张逃避不与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丹道修炼:仇兆鳌•南宗正脉悟真篇提要

    丹道修炼:仇兆鳌•南宗正脉悟真篇提要

    丹道修炼:仇兆鳌•南宗正脉悟真篇提要 一、凝神定息 参同契云:内以养己,安静虚无,即太上所谓致虚守静也.欲得虚静,需是心息相依.捷要篇云:调鼻息以绵绵,多入少出;定身心而默默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大道必成:丹道修炼的基本诀窍

    大道必成:丹道修炼的基本诀窍

    大道必成:丹道修炼的基本诀窍 丹道修炼要做到:“齿轻叩,津频咽,身要直,体要松,息要微,意要轻”,关键是一个“松”字诀。 因之人们要想真正得到这个“松”字诀,还得先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道家修炼:大周天和小周天有什么不同区别?

    道家修炼:大周天和小周天有什么不同区别?

    道家修炼:大周天和小周天有什么不同区别? 问: 师父好,小周天和大周天有什么不同?大周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?请师父开示。 答: 小周天,古人称之为小药,小周天通叫“小药过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道医和中医的修炼渊源与真实使命!

    道医和中医的修炼渊源与真实使命!

    道医和中医的渊源 道医和中医虽然有不同的领域和传承,但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明和哲学思想。道家理论和医学治疗不仅在古代具有重要地位,而今日也深刻影响着现代中医学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修炼进入这种状态,可能会出现特异功能

    修炼进入这种状态,可能会出现特异功能

    修炼进入这种状态,可能会出现特异功能 当修习者已得能够入定的定境后,只要开始练功则身心清净,舒适,绝不会有妄念或身上不适,此时,甚至连呼吸也觉察不到了,也用不着再坚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静功入静修炼丹道时,如何消除杂念?

    静功入静修炼丹道时,如何消除杂念?

    静功入静修炼丹道时,如何消除杂念? 静功的关键,在于入静;入静的关键,在于止念。那么如何如何将止念与静功玩美地结合呢?下面介绍几种道家修炼所用的办法。 一、有念即止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道家修炼真的可以长生不老?

    道家修炼真的可以长生不老?

    道家修炼真的可以长生不老? 长生不老由来 道家主张,通过勤奋修行可以做到不死、不老。最早记录在《黄帝内经》里“余闻上古有真人者,提挈天地,把握阴阳,呼吸精气,独立守神

    八字命理
  • 修炼必看 关于启动真气(炁)后的一些常态反应

    修炼必看 关于启动真气(炁)后的一些常态反应

    修炼必看 关于启动真气(炁)后的一些常态反应 真炁启动后,真炁运行(即河车运行)就开始对身体的各种偏差进行纠正,亦即治疗各种疾病的启始。深藏在身体内的各种疾病亦会逐个一

    八字命理
重庆风水大师推荐
重庆风水大师推荐
江北风水先生排名
江北风水先生排名